【三重】免費參觀!空軍三重一村 「救遷臺歷史記憶庫常設展 蕭將軍宅」

01 169
你知道「空軍三重一村」過去是一空軍防砲部隊的眷村嗎?空軍三重一村內的16號宅邸曾經是空軍防砲司令「蕭知三將軍」故宅。蕭將軍軍旅生涯長達40年,曾任空軍司令部參謀長,美援時期肩負兩國溝通重任。三重一村的「蕭將軍宅特展」重現當年蕭家相關歷史與過往的生活軌跡,現在就引領大家參觀蕭將軍宅參,見證時代風雲。

02 166
關於半世戎馬 一生清風 蕭知三將軍
1914年(民國3年)出生的蕭知三,是中華民國前空軍防砲司令。生為農家的孩子,從小勤勞好學。考上湖南大學後,卻因九一八事變爆發,決定從戎報國,考上空軍、進入高射炮班。蕭知三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傑出,並於1945年(民國34年)抗戰勝利後赴美國防空飛彈學校繼續進修,回國後便隨著防空學校遷臺。來臺後升任空軍司令部參謀長,負責美援時期兩國雙方的溝通的角色,在國防軍備上立下不少汗馬功勞,並從來不爭功,廉政清白。其遺孀蕭張世英回憶,蕭將軍私底下為人親切,無任何官架子,對待部屬就像對待家人一樣。從農家的孩子到防砲司令,蕭將軍的一生篤學力行、雍容豁達,為後人所深深敬重。(上述文字轉載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)

03 166
關於光陰荏苒 記憶中的空軍一村 蕭張世英1932年(民國21年)出生的蕭張世英,四川眉山人。她的童年可說在戰火中度過。1948年(民國37年),因內戰時局混亂,16歲的蕭張世英,以空軍眷屬的身分逃難來臺,沒多久便認識了時任空軍參盟長的蕭知三,兩人後來交往結婚,並搬進空軍三重空軍一村。蕭張世英表示,有太多的回憶,都在空軍三重一村裡。即使在這邊過的幾十年很辛苦,但很快樂。(上述文字轉載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)

04 157
▲鋼琴側邊的電視機播放關於蕭知三將軍蕭張世英女士的故事。

05 161
▲蕭知三將軍與蕭張世英女士合影。

06 157
▲拍攝於民國50年蕭雪峯(中)、蕭濂溪(左)、蕭玉潭(右),幼時在空軍三重一村內合照

 

07 155
▲展出多位女性故事,有對外既是稱職的將軍夫人、對內則是照顧一家子、把五位孩子扶養長大的蕭張世英,勇赴前線保衛國家的張秋香,以醫護專業橫況三洲救護傷兵的賈李樹芝,以及眷村媽媽們感念蔣宋美齡女士照顧軍眷、親手縫製的祝壽文物。(上述文字轉載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)

08 157

08 1 9
▲正面為照片、年份、事情,翻過背面後則詳細記載該照片的事物。

09 148
▲由沈春池文教基金會主辦「搶救遷臺歷史常設展—蕭將軍宅」。

10 153
▲李玉珉提供:孫新菊戰火下倉皇逃難,徒留一件新制的旗袍淚別親姐,直到兩岸開放探親,才取回這次套擱置近半世界的旗袍。

11 143
▲蕭張世英提供:女眷出席重要場合(例:拍攝全家福、宴會、喜酒等)大多以旗袍為正式穿著。

13 139
▲見證一群卸下紅妝換上戎裝的女性,於1949年(民國38年)孫立人成立女青年工作大隊,「木蘭村」自此作為女性官兵集中宿舍的代號。

14 143
▲張秋香小姐獲得「中華民國第一屆 十大傑出青年」獎盃。

15 141
▲張秋香報考女青年工作大隊,派駐金門外島執行任務,此照片於金門823砲戰合同袍在戰地醫院前合影。

16 135
▲1966年9月2日(民國55年)中央日報報導「傑出青年 張秋香上尉」。

17 134
▲賈李數芝,1921年(民國10年)出生於河北濼縣。先生是一名空軍飛行員,在戰亂的年代中,她一邊擔心丈夫的安危、一邊扶養著孩子,從大陸遷臺尋夫,終於相會。落腳眷村之後,又以醫護專業,遠赴北非利比亞及美國工作。這位大時代的女性,一個人橫跨亞、非、美三洲,克服一切困擾,全心為家庭走過堅毅而勇敢的遙遠旅行。(上述文字轉載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)

18 127
▲此區播放「時代女力—人物故事」共6段影片,建議可以在此休憩邊細細觀看。

19 127
▲蕭宅女主人、蕭張世英幾乎從早到晚都在這間廚房中忙進忙出。儘管丈夫、蕭知三少將的官職不低,但她還是必須捏緊錢包,每日為一家人的開銷精打細算。早期買不起冰箱,每天早上都得提著菜籃去買一天份的菜﹔沒有太多廚具,所以許多工序都要自己一步一步手工製成﹔因為豬肉太貴,家裡多半吃魚,每天兩個鴨蛋就可成一鍋炒飯,一家人省省地吃。日子雖勤儉刻苦,但鄰里之間就像家人般互相照顧,充滿溫度。(上述文字轉載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)

20 124
▲1949年前後,來自大陸各省的百萬軍民播遷來臺。原以為是「二年反攻」的暫棲之所,家家戶戶因簡陋就簡,於資源匱乏的環境下艱苦求存。不同地區的人們一同聚在小小的眷村中,每一戶家的廚房都飄著不同的家鄉味:川菜的百味、魯菜的醬香、浙菜的脆嫩、湘菜的辣臘…各大菜細獨立成桌。(上述文字轉載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)

21 119
▲然而,在淪落天涯的鄉愁下,縱使方言不同,眷村媽媽們互助互愛、彼此照顧孩子、分享各自的家鄉菜。漸漸地,餐桌上的菜系逐漸多樣,正如同眷村聚合大江南北、五湖四海的人一般,媽媽們的廚房亦融合出獨一無二而豐富多樣的滋味。一道道令孩子們魂牽夢縈的美味,聚合各地區的人們,牽繫著臺灣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。(上述文字轉載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)

22 119
▲而每逢過年節,家裡頭總是塞滿了親朋好友、以及部隊來的勤務兵,春節一圍爐都要開好幾桌,像「辦桌」一樣,熱鬧非凡,吃的也較為豐富多樣!對蕭媽媽而言,縱使當初的生活困苦,但她與丈夫依舊努力地撐起一個家,這個住了50年的地方,是她這輩子最美好的時光!(上述文字轉載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)

23 114
▲左圖:蕭知三將軍妻子,張世英於1990年(民國79年)的眷補證。
右圖:補給證內所含眷票。每個月農會會固定開著補給車前來,停在眷村門口大喊:「發米了!」聞聲,眷村太太與孩子們紛紛拿著糧票、提著裝油裝米的罐子,招呼前後鄰一起排隊領物資。

※眷補證:1953 年(民國42年)起,國民政府為緩解來臺軍眷們的生活壓力,開始發放軍人眷屬補給證(簡稱:眷補證) 。每年一份、各軍眷一人一份,並依據年齡區分為大、中、小口。
※眷    票:每月可用糧票兌換固定物資,包含米、油、鹽及伙食費,各物資份量依據大、中、小口分別而有所不同。

24 106
▲1978年(民國67年)蕭張世英母親張黃素貞八十大壽,於家中吃壽麵。

25 102
▲以前烹煮各式佳餚的廚房空間。

26 102
▲皮鎖麟提供:中華民國陸海空軍 1956 年(民國45年)軍實物補給證
※大口:成員年齡為11歲以上。

27 100
▲皮鎖麟提供:中華民國陸海空軍 1956 年(民國45年)軍實物補給證。
※中口:成員年齡為6至10歲。

28 96
▲一張以「愛國獎劵」為名,承載許多市井小民的發財夢。據說每一期獎劵,圖案繪製精神標語、名勝風景、機關建設等題材。

29 92
▲1950年代台中空軍三供處老師傅,用戰備軍需工廠的廢料子做模子,打造煤油爐、鍋盆缸、蒸籠等生活器具。

30 87
▲將客廳及廚房區隔出來的半開放式收納櫃,上面擺放主人們的生活用品及照片。

31 81
▲左圖:蕭知三將軍與蕭張世英女士,於1952年(民國41年)參加空軍總部辦理的集體婚禮。右圖:蕭將軍帶全家人出遊照。

32 70
▲1998年(民國87年)蕭將軍與蕭家兒媳及孫子們,在三重軍空一村的自家樓梯前合影。

33 73
▲現在一起往二樓前進。

34 71
▲蕭將軍隨著子女陸續出生,將原本的房子改建增修,此棟房子見證四代同堂的軌跡。

35 66
▲遷臺歷史記憶庫: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積極尋訪1949年前後來臺的遷臺第一代、二代及早期遷徒來臺的閩、客後代,透過真實經驗的口述歷史、影像紀錄與文物典藏,留下大江大海的遷臺見證,與落地深根與臺的生命融合故事。

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
官網:http://www.sccf.org.tw
facebook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ccforg

36 63

37 59
▲王春源提供:1950年(民國39年) 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基隆分公司、基隆市警察局外來流動人口申請書。

38 60
▲陳國寧提供:1949年(民國38年)由上海撤退時,外婆只帶了幾樣物品,此百年台縫紉機編織出家族三代的兩岸記憶。

39 58
▲曹勳彰提供:拍攝於1954年9月25日(民國43年)調到金門與同袍留念照。

40 58
▲曹勳彰提供:曹勳彰於花蓮縣嘉誠國民中學教職申請退休事實表。

41 57
▲陳嘉德提供:抗日戰爭爆發,13歲的陳嘉德被迫離開故鄉,來到臺灣安頓後,卻因學制不同而錯過復讀醫學的機會,成為陳嘉德心中永遠的遺憾,但憑藉曾經的醫學背景與德文能力,讓她得以在空軍基地教授生物科目。

42 55
▲陳嘉德詳細記載「遷徒圖」從1938年至1933年,有徒步、搭車、輪船、步行、竹筏、飛機及汽車等,詳細記載地點、年份、遷徒的方式。

43 49

44 50

45 44
▲電視播放五位「跨越黑水溝 人物故事」,建議可以在此細細的觀看。

46 43
▲空軍三重一村為日軍在三重地區留下的軍事防砲陣地,主要是做地面上的領空防衛,保衛當時的臺灣總督府,圍繞著防砲陣地所築起的眷舍,形成與臺灣其他眷村不同的建築方式。眷村中主要人物便是擔任空軍軍職的男子,不僅肩負保衛家國的責任,也是威嚴的一家知主,父親在家庭中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角色,卻因為軍人的職責,長期離家在外駐防,難得回家時,孩子看到許久未見的父親,總是歡喜與敬畏參半。軍人父親在飄泊的軍旅生涯中,以日記記錄下軍旅生活,動亂時期顛沛流離的不安定感受,以及思念家人的心情,一字一句的寄情家書當中。(上述文字轉載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)

47 39
▲1950年代戎馬50年經過地圖路線略圖。

48 35
▲1960年代「咱們空軍真正棒」歌單。

49 35

50 32

51 28
▲林青提供:林鴻炳參軍30年間,赫赫的戰功,是犧牲與家人相聚的時光換來的。經歷赴美接艦、深入敵人管制淪陷區把船艦拖回、訪問菲律賓的敦睦艦隊、光隆號郵輪爆炸案等歷史事件。

52 25
▲抗戰勝利後,年僅16歲的翁元瞞著父親偷報考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」委員長衛士。在兩蔣總統身邊擔任貼身侍從40餘年。

53 25
▲已故前總統蔣中正於1958年9月3日(民國47年),頒發給予總統府警衛隊准尉分隊坿翁元「三星寶星獎章」。

54 22
▲三星寶星獎章證書。

55 21
▲唐代英提供:唐萬鑄17歲拿到空軍軍士入伍生總隊受訓期滿證書。

56 23
▲羅廣仁提供:羅超群抗戰時期任職廣州大光報攝影記者,擔任隨軍攝影工作,在八二三漫天砲火中隨軍紀錄孫立人將軍,並於孫立人將軍合影。

57 23
▲幼年兵總隊。

58 22
▲杜睿展提供:1969年杜占鰲先生在韓國電訊室單位(化名為東北亞氣候研究所),工作內容為無線電通信的監聽與破譯。

59 23

60 23
▲伍世文先生訪問記錄書籍。

61 19
▲陸軍特種部隊之一,俗稱「水鬼」,成員皆具備爆破、格鬥戰技、潛水。圖為李清傑(後排左一)與其他成員合影。

62 21
▲1967年(民國56年)蕭知三升任防砲司令。

63 19
▲蕭張世英提供:蕭知三將軍擔任要職,經手許多機密文件,直到逝世後,家人才從中的各式文件,了解蕭將軍的工作與辛勞。

64 21
▲蕭張世英提供:蕭知三將軍,手寫紀錄軍

65 21
▲蕭張世英提供:任職國軍時期的姓名名牌。

66 22
▲蕭張世英提供:黃埔軍校畢業生,畢業後都會獲得一面刻著「成功成仁」一面刻著「蔣中正贈」的「中正劍」,寓意中華民國為國奉獻,不成功便成仁。

67 20
▲蕭張世英提供:二戰結束後蕭知三將軍,赴美受訓前,國軍製發的軍衣軍帽。當時赴美國防空飛彈學校與美國陸軍參謀大學受訓。

68 18
▲輕觸控螢幕中想扮演的角色,並掃描QR Code 即呈現主角人物的故事影片。

69 18

70 18
▲王為鐵提供:流氓學生的王為鐵,於21年投筆從戎,港乘軍艦抵臺。在軍中升職之餘,不忘求學之路,最終考取法學碩士。於陸軍官校任職政治系講師,長達23年。獲得四維獎章。

71 17
▲王為鐵提供:王為鐵1981年(民國70年)日記手稿。

72 18
▲1956年3月(民國45年)余作中半工半讀轉考上臺大政治系,持續研讀至臺大政治研究所畢業。

73 18
▲余作中的全家福照。

74 16
▲余作中提供:稅務人員經辦業務紀錄卡。

75 14
▲索孝慈提供:這裡擺放當時最後一批國寶來臺,耗費許多時間追溯源頭,並於故宮建院70周年,時任院長秦孝儀特贈獎狀以申致崇敬之意。

76 14
▲這裡由公教人員分享我的父親孫運璿、深知離亂苦 維繫和平最重要等影片。

77 14
▲蕭將軍宅的倒數第二個展覽空間,兩個木架上面擺放不同人物及文物的故事,建議每個都可拿起來細細閱讀。

78 14

78 1 3

78 2 1

79 15
▲或是你可以選擇先「搶救遷臺歷史紀錄庫」影片,共有三則影片可欣賞。

80 14
▲1966 年5月28日(民國55年)臺灣衛生新聞報紙。

81 12
▲原為軍醫學校醫科班(今國防醫學院)大學生,因抗日戰爭被徵召報國,隨孫立人遠征軍赴印緬,戰況激烈死傷慘重,為了救人不計任何國籍全部救治。1949年 (民國38年)隨部隊逃到海南島,透過恩師協助取得船票才來到臺灣,先任職於高雄802總醫院外科醫生,民國44年奉命去美國進修外科兩年,回臺後擔任臺中803總醫院外科主任。(上述文字轉載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)

82 11
▲823砲戰期間自願駐點救治,並草創民眾醫療服務、老人義診、外科發展的計畫,多次被醫療報章刊登其醫術與醫德。一生救人無數,因醫術精湛、視病如親,更被稱之為「胡一刀」。1971年(民國60年)自醫院退伍,於臺中開診所直到退休。(上述文字轉載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)

83 10
▲如果你是北漂、南漂、洋漂的遊子,回家對你來說只要搭乘高鐵、火車就能到達,但有一群人因戰爭的緣故,跟家人分離,這區參觀完後,內心滿沉重,戰爭是殘酷的,要珍惜現今的和平。

84 8
▲1987年一群老兵們為推動遷臺外省人可以自由返鄉探親,成立「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」。何文德先生祖籍湖北,1949年跟隨國軍遷臺,是「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」的第一任也是唯一一任會長,同時也是物件捐贈者何守為先生的父親。(上述文字轉載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)

85 8

86 7

87 6
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
官網:http://www.sccf.org.tw
facebook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ccforg

88 8
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常設展-蕭將軍宅
連絡電話:02-2976-8725 陳小姐
展覽地點:新北市三重區正義南路86巷14號(空軍三重一村14號眷舍)
展覽日期:2023/12/7 ~ 2024/12/31
展覽時間:10:00〜22:00